?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栏文章» 干部锻炼» 在实践中学习 在思考中前行

在实践中学习 在思考中前行

文章来源: | 作者:  点击数: 次 | 发布时间:2016-01-20 | 【 字体:    
  去年9月,根据组织的安排,我到棉花研究所实践锻炼。这次实践锻炼打开了我人生成长经历中又一片广阔绚烂的天地,我无比珍惜这次实践锻炼的机会,带着学习锻炼、充实提高的目的很快融入到了新的工作环境中。到棉花所实践锻炼以来,生活简单、精神充实。所里领导和同事在各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人事局和我局一如既往关注支持,让我感到只是从一个小家庭汇入了一个大家庭,半年来收获颇丰。

一、积极思考,饶有所获

  (一)第一次有机会学习了解棉花、棉花育种、棉花生产——推开一扇崭新的认知大门
  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不会感受到“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的伟大力量。中棉所10号、中棉所16号等短季棉品种推动了我国棉花顺利实现耕作改制,解决粮棉争地突出矛盾;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和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解决了棉铃虫害并在市场上彻底打赢了翻身仗。
  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不会真正理解棉花育种是一项多么艰辛的工作。4-5年品种纯化、3-4年优选鉴定、3-4年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程序,一个品种的育成要历经十几载,即使通过南繁加代,最快也要7年才能育成。

  (二)第一次有机会转换角色,深入到一个研究所中去——自豪、憧憬、信念、责任百感交集
  1、火车上当一回咱棉花所的“宣传员”
  在一次回北京途中,和身边一个小伙子聊起来。他在中石化工作,刚从老家商丘探亲回来。问我是哪里的,我说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的。他突然笑了,很有兴趣地说:“你们现在搞的抗虫棉真的不错啊!”我说你不务农,咋知道。他说:“我这次回去,看到我姨把家里的地又改种棉花了。我问她怎么又种起棉花了?种棉花多辛苦啊,时间那么长!我姨说,现在的棉花好种多了,都是抗虫棉种子,少打好多次药,好管,省心!”我也笑了,这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到别人夸我们的抗虫棉好。接着,我把所里的一些科研成果跟他好好宣传了一番。有机会,我还会和更多的身边人分享,让他们了解棉花科研,了解我们农科院,了解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业。
  2、从白壁镇到开发区:一个研究所的华丽转身
  来此锻炼恰是我第一次走进棉花所。这是一个兼具现代气息和古典气质的所区,庄重而不失秀丽。而1958年至2005年,她一直在离安阳市40分钟车程的白壁镇大寒村。从大寒村到开发区,棉花所的变化翻天覆地。白壁镇地处偏远,物质匮乏,生活不便,最大的困难就是引进人才。人才来了,安家又成了问题,找对象都困难。如今新来的年轻人都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老辈儿的人真是付出得太多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如今的棉花所,在所容所貌、科研经费、科研环境、生活条件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善,不再担心留不住人才,每年还培养博士、硕士20多个。
  2011年底,我参加了棉花所在两天内同时组织召开的四个大会。适逢喻树迅所长当选院士喜讯传来,棉花界二百多人士济济一堂,共商棉事,共贺喜事。那两天特别热闹、特别忙碌,也让我对棉花所作为“国家队”和“领头羊”的角色和责任有了一番真切直观的感受。棉花所不仅要在棉花科技创新领域始终走在前列,在行业里发挥主导作用、牵头作用,还要有公益精神、冲锋精神和奉献精神,如此才能担当服务三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
  3、“把您的优势无限放大”——从精神引导走向行为自觉的研究所文化
  棉花所大门上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把您的优势无限放大”,这就是中棉所文化。好的研究所文化——当它从一个精神引导层面,真正落实到每个研究所人的实际行动,并物化为具体的领导方法、制度规定、行为准则等等——它在促进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的作用将是无穷的。
  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研究所立足和发展之根本当然是其科研优势,而科研优势的核心要素应该是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通过学习棉花所《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产业开发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开发收入分配管理办法》、《杰出贡献奖励暂行规定》等,我看到,在这一轮近10年改革发展过程中,棉花所始终把处理好人才的问题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注入内在动力。
  第二是学科优势。拥有学科优势,就像打仗要有战场,要不断去占领前沿。棉花所的遗传育种等学科要保持和发扬优势,新的学科增长点要培养、壮大,形成新的优势。通过参与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关工作,我看到了棉花生物学相关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强,棉花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希望。
  当然,我认为“把您的优势无限放大”的中棉所文化的深刻内涵还不止这些。首先,它包含了对发展现代化强所、打造国际一流的无限期许。只有不断发扬壮大优势,才能与时俱进,进军一流。其次,它还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颇有成效的战略方法和领导艺术,它启迪我们思考:如何把自身优势无限放大,其方向和出路在哪里。以中棉所为主导力量的国产抗虫棉的研制成功和大面积推广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我才清楚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是多么艰苦卓绝。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中棉所牵头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上中下游协同攻关、整体作战的科研创新机制。至2010年,棉花所李付广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已创新转基因抗虫种质材料1479份,与育种家联合培育不同类型抗虫棉新品种32个,累计推广面积1亿多亩;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市场占有率2010年达到97%以上。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出,“将您的优势无限放大”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善于合纵连横、利益共享的眼界和心胸,更是一种能发现优势、集成优势、壮大优势,并将优势为我所用,最后将劣势变优势的能力和气概!

  (三)第一次有机会与科研人员近距离相处——敬佩、尊重、理解、支持架起情感之桥
  第一次下地,是和遗传育种室主任范术丽老师一起去摘50铃和选单株,那是我第一次进行田间劳动。除了增长知识,还有一点难忘的感受就是腰部的酸痛。第二次下地,是跟随喻树迅所长视察各课题的棉花。那天我们去得很早,露水很重,地里很寒。但已经有好几个课题的人下地了。他们头上戴着草帽,身上挂着记录本,记录本上挂着笔。喻所长在棉地里穿梭得非常快,我们都有些跟不上。他每看到一区棉花,就立刻指出有哪些不足,应该做什么改进;又反复叮嘱大家,什么样的棉花有前途,什么样的没有出路。当得知一些品系只在部分地区表现优良,喻所长十分严肃地叮嘱和激励科研人员:“这样是不行的!我们搞育种强调的就是‘突破性’!只能在一个地方种的品种是小品种,成不了大气候。一定要争取搞出大品种,像“中棉所16”,拿到哪里种都行!”老所部一千多亩试验地,喻所长在地里呆了一整天。喻所长还要求科研人员尽量坚持每天下地,想做出成绩,就必须和棉花建立感情,“对待棉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又一次听到了这句话!中国现代棉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冯泽芳先生也曾在给助手的信中写道:“斯字棉、德字棉和木棉是我的三个孩子,我爱木棉同爱我的小女儿一样。”正是这种爱棉如子之心在棉花人中代代相传,才让棉花科研事业有无尽的生命力。

二、克服困难,认真实践
  生活环境的变化,我很快就适应并乐在其中,让我感到有些困难的是自身专业和工作积累与科研业务、科研管理相距较大,很多事务和信息非常陌生,一种学习的紧迫感扑面而来。为了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和了解情况,我阅读了《中国短季棉概论》、《中国短季棉育种学》等书籍,查阅资料、请教同事、参加会议和学术报告会、进行田间劳动实践。每到一个部门,都提前做些功课并列出几个重点想了解的问题,再去沟通和请教。研究所的管理,有几点给我印象深刻:
  一是服务意识强。比如科研处几位同志,用“对待同志像春天一样温暖”来形容毫不夸张。他们工作拼命,加班加点,但对待课题上的同事和学生总是亲切和气、耐心细致,我深受感动,同时告诫自己要时刻注意,学习并保持这种为人和善、办事合理的工作作风。
  二是工作具体,责任重大。研究所面临的都是具体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切实利害关系,或对事业或对职工,责任重大。身在机关,在参与制定办法规定、下发文件时,是否做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基层具体情况、考虑过研究所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这些问题值得我思考,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也需要改进。
  三是有干事创业的精神。棉花所正处在跨越发展新时期,事业未竟,奋斗不已。比如南繁基地,这里有人身体不好却远离家人坚守在这艰苦之地;有人退休之后还为基地建设发挥余热多年;有人几十年扎根崖城,几个大品种皆经他之手;有人痴情痴迷于崖城种质资源圃那块宝地,宁愿为它倾其余生……基地经费有限、人员有限、一人多职、工作繁重,没有工作日和节假日之分。科研人员和工人一样,一天的伙食标准才12元,寡油少荤,常年如此。物质艰苦不足为道,生活枯燥和寂寞才最难熬,但他们都是在一种“干事创业”精神的支撑下,为我国棉花事业的发展,为南繁基地的建设而默默付出。
  四是注重信息化管理。预算管理执行系统、内部人员动态考勤系统、科技管理电子登记系统等,使部门之间沟通快捷,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
  院所在管理上有不同特点,所里办事往往侧重效率和结果,而院里及有关上级部门在管理的过程化、早期化、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比如2009年修购项目验收,专家对几个项目实施的成效给予了一致认可,但在细化过程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方面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所里给予了高度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立场、需求、看法也有所不同,以科研经费管理为例:科研人员从工作需要出发,希望经费使用方便、灵活性强;而“十二五”及以后,国家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将更加严格,项目主持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上的责任和力度也要加大,这对研究所的课题管理、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半年的接触,我发现我们的科研人员依然过着“棉花地-住所-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有人觉得他们生活枯燥、工作单调,甚至缺乏情趣,但我觉得他们是可敬可爱的人。我想用这四句话来赞美他们:从春辛苦到寒秋,晨昏不辍问缘由。青枝绿叶吐白絮,无限风光看丰收!

(第一批实践锻炼干部、中国农科院监察局王琤供稿)



?